来源:中国经济网
宁夏 盐池县全球最大的光伏电站内,连片的太阳能光伏板。经济日报记者 李治国摄
从光伏开始,“+房屋改建”“+金融”“+就业”……中国 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采取的“光伏+”扶贫 模式在实践中发挥出强大的规模效应,为当 地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。
历经两年建设,由中 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全球最大单体光伏电站——宁夏 盐池光伏电站首批350兆瓦即将于6月底正式并网发电。
尤其可喜的是,为了响应国家2020年前全面脱贫的号召,中民投对宁夏盐池县74个贫 困村的居民情况进行了系统调研,总结出“光伏+”多种 模式的创新精准扶贫模式,力争帮助宁夏盐池县2018年实现提前脱贫。
让居民看到希望
对于 移居到宁夏盐池县南梁村已经40多年的闵训老人而言,这40多年 中唯一没有改变的,就是 他家那饱经风霜的土坯房。闵老汉已经记不清,在老 房子里熬过了多少个刺骨寒冷的冬夜。冬季的宁夏东部,零下20摄氏 度的气温是很正常的。
闵老 汉以前经常去县城打打短工,一个月也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。只是最近几年,老伴 的风湿病越来越严重,赶上刮风下雨,手疼 得连东西也拿不住。闵老 汉只能在家照顾老伴,把出 外打工的责任交给儿子和女儿。两代人的生活,似乎看不到希望。
但这一切,随着 中民投对当地光伏扶贫工作的开展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当记 者在南梁村见到闵老汉的时候,他满面红光,招呼 记者到他家新盖的房子看看,那是 中民投的光伏配套项目为他家盖的新房。尽管还没有装修完,但是 比起隔壁的土坯房,已经 足以让闵老汉乐得合不拢嘴。讲到新房装修,他搓 着满是老茧的双手,笑着说:“咋装修还得听老伴的,得有暖气,她的手受不得冻。”
在这 个被当地人戏称为十年九旱的黄土塬上,中民 投旗下的中民新能正在建起全球最大的单体光伏电站项目。中民 新能总裁韩庆浩表示,中民 新能正在建设中的宁夏国家级光伏综合示范区,绝不 仅仅是光伏电站本身,而是崭新的“光伏+”模式。光伏村级电站的建设,与当 地居民房屋改建结合,与增加就业结合,与金融服务结合,从而实现了“光伏+精准扶贫”多种 模式互相支撑的连带效应。
让乡村更美丽
闵老汉的新房,只是 南梁村变化的缩影。目前,中民 新能正在推进南梁等5个村共计406户人家的“美丽乡村”建设。除了 南梁村已率先开展的70户房屋改建工作之外,5个村里还在建设200平方米的党群活动室,在这里,党建活动、技术 培训等村民喜闻乐见的活动都在有声有色地开展。
南梁 村党支部书记孙付瑞说,“有了光伏电站之后,村里 的气氛也开始变好了,无论是路灯、道路 和其他基础设施都比以前规整多了”。
记者了解到,自从2015年8月中 民投启动对南梁村的光伏扶贫行动以来,中民 新能根据当地电网接入条件,逐步 建设完成盐池全县74个贫 困村的光伏扶贫试点村级电站。2016年底全部建成后,可保障每村每年20万元村集体电费收益,收益将持续支付20年,从而 为村集体创造稳定的收入来源。
硬件改善了,如何 才能让当地百姓有稳定的收入来源?中民投在调研中发现,在干 旱贫瘠的西北农村,散养 滩羊是村民们主要的收入来源。结合这种情况,中民投又将“光伏+”的触 角伸向现代养殖业,创造了“光伏+金融”的模式。目前,中民 新能跟盐池县政府共同成立了滩羊产业担保基金,双方共投资6.6亿元,并通过PPP模式 和杠杆效应筹集更多资金,解决 滩羊的规模化养殖问题,为村民提供滩羊种羊,变农户为签约养殖户。
孙付 瑞带记者参观了由中民投援建的一户新房,既有居住区,也有 屋后的养殖区和饲料区。他介绍道:“不远 的地方就是光伏基地,那么大的基地,他们肯定需要人。我们 村民可以帮他们做好多事。我劝村民,既然 可以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,为什 么要跑老远去打工呢?”
正因为看到了“光伏+就业”的新希望,孙付瑞说,从前,大家都往外跑,自从 有了中民投的光伏扶贫,不少外出务工的人员,都动了回乡的念头。有几 个以前在外面跑运输的村民,听说家乡发展那么好,都陆 续回来从事滩羊养殖。
盐池 县高沙窝镇党委书记王生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通过中民投的扶持,为那 些居住在危房里的农户,补贴建设120平方 米的住宅和配套的养殖场地;有了养殖场地,农户就能多养羊,如果养30只羊,每只国家还会补贴200元,农户就多了6000元的收入。不仅如此,种植 牧草还能获得进一步的补贴。
王生彦说,目前全镇范围内共有887户贫困户,根据扶贫工作计划,高沙窝镇预计能在2016年底实现全部脱贫。
规模效应提升质量
从光伏开始,“+房屋改建”“+金融”“+就业”,中民投这种崭新的“光伏+”扶贫模式,告别 了过去单纯地为了扶贫而扶贫的做法,在企 业社会责任和项目规模效应之间找到了平衡点。
事实也证明,中民 投通过做大规模效应来扶贫,是更 合理也更可持续的好方式。
记者了解到,光伏 电站是一个投资密集型行业。韩庆浩说,中民投拥有59家民营企业股东,在资金上实力雄厚。未来,中民 投将发挥股东和资本金优势,通过 私募或资本市场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光伏,快速形成规模化优势。
在韩庆浩看来,中民 投作为一个投资平台,减少了银行环节,可以 拿到低成本的资金,且效率极高。这样,就可以通过收购、股权 置换等多元化市场方式,快速 实现光伏产业做大做强。
据了解,宁夏 回族自治区政府与中民投在2014年8月签 订了战略合作协议,中民投计划在3至5年内,投资300亿至500亿元,在宁 夏建设超大型光伏发电项目。
记者 在中民新能投资建设的盐池县光伏综合示范区看到,工地 上已经竖立起壮观的光伏电池。由于中民投的“光伏+”扶贫配套措施,当地 农民对该项目十分支持,因为 他们通过该项目获得了实惠和生活的新希望。
韩庆浩表示,“光伏+”的扶 贫方式在宁夏的落地只是第一步,中民 新能通过这样的创新精准扶贫,探索 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扶贫道路,未来会在全国推广。未来 中民投会与正大集团等合作伙伴携手,在全 国其他地区继续推广该模式,充分 发挥中民投聚合民营企业的优势,用规 模效应提升扶贫质量,实现 企业社会价值与自身价值的高度统一。(经济日报记者吴 凯 李治国)